燕趙都市報融媒體報道《“超微介入療法”開創疝氣不手術治療新時代》。疝氣患者不愿手術怎么辦?疝氣患者不能手術怎么辦?
燕都融媒體記者檀亞楠
疝氣是指人體內組織或器官由其正常解剖部位,通過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點、缺損或孔隙進入另一部位,多發于腹部,以腹外疝為多見。當前常用的治療方法為無張力疝修補術也稱“補片”與“微創腹腔鏡”手術。但鑒于手術的創傷及損害對一些嬰幼小兒、高齡老人、體弱多病者,不宜采用,因此研創不手術治療疝氣的技術和方法,成為醫藥專家和廣大疝氣患者的夢想。
河北省衡水市疝氣研究所所長、疝氣病專家葛炳炎教授帶領衡水市疝氣研究所科研團隊,歷經20年潛心研究,研創成功不手術治療疝氣的“疝氣超微介人療法”。據悉,河北省衡水市疝氣研究所是中國科學院老專家技術中心健康中國精準技術定點支持單位,是北京金典醫院的合作醫院。疝氣“超微介人療法”的問世改變了醫院疝氣除了手術不能治愈的局面,拓寬了治療范圍,解決了伴有手術禁忌癥疝氣患者不能治療的困擾。
2017年8月8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審核將疝氣“超微介人療法”列人“高新適宜技術推廣項目”。2019年6月16日被列人“中醫藥健康服務走向世界優選項目”
疝氣“超微介人療法”采用微細金屬導管無痛透過皮膚將疝氣專用藥物介人疝管,配合治疝中藥皮膚滲透,可使疝物消除,疝孔閉合,并促進疝孔周圍組織血液循環,促使肉芽組織生長,纖維組織增生,使病變組織恢復正常生理狀態和生理機能,且不易復發。葛炳炎教授表示,該療法適用于各年齡段腹股溝直疝、斜疝、股疝、手術復發疝、切口疝、臍疝、鞘膜積液(水疝)以及腹水性陰囊積液。
疝氣“超微介入療法”不用全麻及腰麻,門診治療,無需住院、不用服藥。對人體無損害、無副作用,治療時間一般30-40分鐘,可解決嬰幼小兒、高齡老人、體弱多病以及心腦血管病、血液病、肝腎功能衰竭等一些手術禁忌癥疝氣患者不能治療的困擾。
該療法已使眾多疝氣患者免除了手術之苦,成為不宜手術及伴有手術禁忌癥疝氣患者的治療新方式。